?
? ? 近期商務部公布的有關數(shù)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境內投資者共對全球155個國家和地區(qū)的4797家境外企業(yè)進行了非金融類直接投資,投資額累計888.6億美元,同比增長58.7%。同時2015年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同比下降7%,今年上半年同比下降3.3%。一方面,外貿增速為負。另一方面,中國對外投資增速卻加快?!爸袊膶ν馔顿Y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月2日,針對目前外貿外資領域新形勢,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燕生就對外貿易、對外投資和深港通等話題接受了專訪。
經濟發(fā)展應全球視野布局
問:你如何看待目前中國對外投資的形勢?
??? 張燕生:今年上半年,我國境內投資者共對全球155個國家和地區(qū)的4797家境外企業(yè)進行了非金融類直接投資,投資額累計888.6億美元,同比增長58.7%。同時,2015年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同比下降7%,今年上半年同比下降3.3%。2015年我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262.7億美元,同比增長6.4%,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長率約5%。相比之下,2015年,我國境內投資者對外投資同比增長14.7%,今年上半年對外投資的增速更是接近60%。
??? 可以看出,中國發(fā)展更高層次的開放性經濟和推進更高水平的雙向開發(fā)即“走出去”的ODI明顯大于FDI。而且從今年的數(shù)據預測,2016年我國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規(guī)模會大于外商對中國的直接投資。
??? 第二,從結構來看也發(fā)生了重大的變化,今年上半年,對外投資中對商務服務業(yè)的投資占比24.6%,接近四分之一,比較2013年25.1%的數(shù)據,差距不大,可以看出商務服務業(yè)是投資的重點。這與香港特區(qū)有關,相當一部分的商務服務業(yè)是投在香港。制造業(yè)對外投資今年上半年的比重是19.8%,比較2013年6.7%的數(shù)據,明顯可以看到制造業(yè)的對外直接投資增長率較快,尤其是國際產能合作以及重大裝備制造方面發(fā)展較快。批發(fā)和零售業(yè)的對外投資占比16.4%,比較2013年13.6%差別不大。采礦業(yè)的占比是4.7%,比較2013年23%。
??? 可以看出目前的對外投資和2013年相比發(fā)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其中今年上半年制造業(yè)規(guī)模是176億美元,同比增長245.6%。ODI在裝備制造業(yè)的投資,是去年同期的5.4倍。中國的裝備制造業(yè)全球投資的增長速度是非??斓?,因此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的對外投資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 第三,可能我們東亞經濟也是一樣的,全球有三大生產體系,北美、歐洲和東亞。過去北美和歐洲的金融投資比東亞要強大得多,東亞過去在全球的產業(yè)分工方面重點是生產和貿易。全球分工中,高端服務業(yè)最大的順差國是美國和英國,高端制造業(yè)則是德國和日本,東亞主要集中在中低端的貿易和生產環(huán)節(jié)。但是,從今年開始,東亞是資本的凈輸出地區(qū),也就是東亞經濟開始用資本打天下,這是一個新的階段,我們叫新35年,也就是說過去35年的故事結束了。在新35年中國的對外投資是主導了東亞在全球生產網絡中位勢的變化,研究估計2019年,歐盟和北美都會成為資本的凈流入地區(qū)。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國經濟的發(fā)展階段到了一個要從全球視野考慮布局的新階段。
問:導致中國對外投資增加的原因是什么呢?
??? 張燕生:我個人覺得,第一個原因是長期的因素發(fā)生了變化,動態(tài)的比較優(yōu)勢發(fā)生了變化。也就是說過去35年舊常態(tài)的中國是參與跨國公司的全球分工體系,也就是供需分工。過去35年我國主要是引進來,外資拿著資本到中國來尋找廉價勞動力、土地、市場和環(huán)境容量。新35年的結構,中國發(fā)生了一個重大的變化,我們開始拿著資本到全世界找市場、找技術、找資源、找低成本的洼地。這就是第一個原因——新常態(tài),中國經濟確實進入到了一個新的35年,新的階段。
??? 第二個原因是當前的全球經濟缺少需求,當前的全球經濟沒有有效需求,同時上一次的科技革命也就是IT革命,它帶來的變化我們叫做綜合物流革命和全球供應鏈管理,產生的結果就是資本在全世界找廉價勞動力,來到了中國。新一輪的科技革命——互聯(lián)網+、云計算、大數(shù)據和工業(yè)物聯(lián)網。它帶來的智能化的變化是機器人替代廉價勞動力,這時資本在全球化找的是碎片化的需求、個性化的需求和本地化的需求,投資是唯一滿足這些需求的辦法。必須用直接投資的方式才能把自己的產品和技術傳遞到全世界。
??? 第三個原因我覺得是新的貿易規(guī)則,美國發(fā)現(xiàn)過去20年的全球化,讓自己的綜合國力越來越弱,中國的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因此美國率先搞去全球化,英國脫歐也是去歐盟經濟一體化。TTP和TTIP對中國來講產生貿易轉移效應,也就是從中國出口到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的產品會高關稅,而從TPP境內出口的產品是零關稅。要擊破貿易轉移效應最好的辦法就是走出去。投資在絕大部分地區(qū)都會給當?shù)貛鞧DP,帶來稅收和就業(yè),比較受歡迎。過去中國按照比較優(yōu)勢的原則形成競爭力,現(xiàn)階段則按照全球化的原則提高我們全球綜合運作能力,而對外直接投資就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手段。
境外證券投資會出現(xiàn)更多雙高資產
問:如何看待目前中國的境外證券投資?
??? 張燕生:講投資講三個部分,第一是直接投資,直接投資中國剛剛進入到加速上升的過程。第二個其他投資,像銀行信貸和銀團的信貸這個方面,中國現(xiàn)在做的規(guī)模有限。證券投資,過去來講中國持有美國國債1.4萬億美元,因此中國證券投資部分持有的量還是很大的,但是中國人投資比較謹慎,所以持有主權債的比重較大。
??? 從中國對外的資產負債表來看,中國有巨大的凈資產,接近1.78萬億美元的凈資產,但是帶來的回報卻是負的。也就是說,這里面真正高風險的證券資產還是投的少,更多的還是從保值的角度,低風險的資產投得比較多。下一步,中國境外證券投資,當金融資產由外儲外匯資產轉為非外儲外匯資產,會出現(xiàn)更多高風險高收益的資產,也包括固定收益的資產。主要是三個方面,第一就是資產多樣性組合的要求。第二是分散風險,既包括分散系統(tǒng)性風險和市場風險,也包括貨幣升值貶值的風險和經濟繁榮衰退的風險。第三個是進入國際資本市場,國際資本市場的容量大,比較規(guī)范,激勵的信號也比較明確。
問:你如何看待深港通的開通將會產生的影響?
??? 張燕生:深港通對中國來講非常重要,就像滬港通。從資本市場與境外對接來講,深港通和滬港通是中國金融開放和資本市場開放和對接非常重要的試驗田。對投資者來講,可以更好的和國際資本市場對接。今后長期的變化,將會使我們的股市變得更規(guī)范,由投機轉向長期的價值投資。(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