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前5月,比亞迪新能源車出口銷量17.6萬輛,實現了汽車出口的優(yōu)勢增長。這主要得益于我們的全球化策略?!?/span>12日,中國車企比亞迪公司對《國際銳評》這樣說。前一天,中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發(fā)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5月份,中國汽車整體出口達245萬輛,同比增長27%。其中,新能源汽車不斷出口海外,成為中國外貿增長的重要推動力。
當前,全球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經濟增長依舊疲軟,世界貿易整體延續(xù)了去年以來的緩慢復蘇態(tài)勢。與此同時,某些西方國家炒作所謂“脫鉤”“去風險”,給全球貿易添堵。面對復雜的外部環(huán)境,中國外貿頂住壓力逆勢上揚,特別是以“新三樣”為代表的產品提“質”向“新”,在全球圈粉了越多越多客戶,充分彰顯了“中國智造”的競爭力。
中國官方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7.5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3%。值得注意的是,5月進出口增速達8.6%,比4月提高0.6個百分點。從今年一季度出現波動到4、5月逐月向好,中國外貿走出了一條十分不易的反彈曲線。路透社等外媒指出,在美歐對華實施貿易限制的背景下,中國外貿取得超預期成績,既說明中國企業(yè)積極開拓海外市場的成效顯著,也折射出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
除了整體向好態(tài)勢繼續(xù)鞏固外,中國外貿還顯示出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出口勢頭。今年前5個月,中國貨物貿易出口同比增長6.1%,其中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高的機電產品占出口比重近6成,船舶、電動汽車、家用電器及集成電路出口分別增長100.1%、26.3%、17.8%、25.5%。
“中國智造”何以受到世界歡迎?以新能源汽車為例。中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對《國際銳評》分析說,中國企業(yè)的競爭力主要源于完整的產業(yè)鏈和供應鏈體系、持續(xù)創(chuàng)新積累的技術和品牌優(yōu)勢、中國超大規(guī)模市場優(yōu)勢以及豐富的人力資源優(yōu)勢。在美歐相關企業(yè)發(fā)展相對緩慢的背景下,代表先進產能的中國“新三樣”產品不僅在國內擁有強大市場,在海外也有巨大的擴展空間,為全球綠色發(fā)展作出貢獻。
比亞迪公司告訴《國際銳評》,借助前期在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沉淀的用戶基礎和品牌資源,他們在海外市場始終保持開放合作,“進一步完善本地化供應鏈,為開拓并深耕本地市場創(chuàng)造更多機遇。同時根據當地的政策、文化不同,積極調整出海策略”。
中國動力電池制造商寧德時代向《國際銳評》提到,今年1—4月,公司在海外市場的電池使用量共計27.7GWh,同比增長16.2%,份額達27.4%,位居全球首位。該公司表示,創(chuàng)新是他們發(fā)展的核心競爭力。
事實上,中國不僅為世界提供了向“新”而行的產品,還與世界分享了新機遇和大市場。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中國貨物貿易進口同比增長6.4%,進口規(guī)模穩(wěn)步擴大。這期間,隨著準入條件放寬、通關便利化水平提高、展會活動的推介宣傳,德國鮮食蘋果、智利扁桃仁等各國特色商品紛紛進入中國市場。與此同時,更多國外企業(yè)也在中國結識新客戶、開拓新業(yè)務,收獲了機遇與紅利。
外貿是觀察一國經濟的重要窗口。隨著中國外貿向好勢頭不斷鞏固,近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法國巴黎銀行、美國銀行等多家國際金融機構紛紛宣布上調2024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至5.0%。多家國際媒體指出,中國經濟體量巨大、產業(yè)生態(tài)成熟、中等收入群體不斷壯大,是外國投資者無法割舍的市場;中國仍然是全球增長的最大引擎。
一路走來,中國外貿始終在應變克難中前行。就在12日,歐盟委員會宣布將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征收臨時反補貼稅。這一保護主義行為破壞了市場規(guī)則與公平競爭,提升了全球貿易成本和風險。對此,不少分析人士指出,中國經濟持續(xù)復蘇將不斷刺激進口產品需求、推動產品出口,有力對沖外部挑戰(zhàn)。正如匯豐銀行首席亞洲經濟學家諾伊曼所說,考慮到中國經濟強大競爭力,即便受到外部干擾,“也不會真正減緩出口的增長勢頭”。
中國官方最新調查顯示,81.6%的外貿企業(yè)預測上半年出口向好或持平。這印證了人們的信心:隨著中國經濟持續(xù)回升向好,中國外貿發(fā)展的利好因素將不斷增多,給世界帶來更多紅利。(國際銳評評論員)
信息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